您当前的位置:中安在线

  • 2025-03-18 10:17
  • 来源: 阜阳新闻网
  • 作者: 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司楠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技艺等多个领域。阜阳市李玉英(子戏)、侯忠义(临泉杂技)名列其中。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bsports必一运动是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守护者、传递者。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的是保护重要知识和技艺的传承骨干,鼓励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促进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

  我市此次获得认定的两人,分别代表了地方特色鲜明的两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子戏形成于清代中期嘉庆至道光年间,流行于安徽省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以及河南等地,表演运用淮河流域的方言,演出形式灵活,音乐bsports必一运动结构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使用帮腔合声,形成唱、帮、打三位一体的特点。李玉英深耕子戏艺术60余年,其导演的《闹花灯》《特别新娘》等剧目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此次李玉英获得认定,填补了该项目无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空白。

  杂技古称“百戏”,明代中叶在临泉杨桥、长官一带集市演出,临泉杂技就此流传开来。临泉杂技内容丰富,现有精品剧目100余种,其中传统保留项目主要有喷火、空中飞人、顶技、蹬技和走钢丝等,技巧与难度并重,形成了“新、bsports必一运动奇、巧、险”的艺术特色。侯忠义师承名家,曾率团赴埃及、泰国等地演出,将中国杂技推向世界舞台。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历来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33项、市级12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64人、市级184人。下一步,市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和非遗保护机构将继续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技艺传授、文化传播活动,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通过持续挖掘本土资源、培育后继人才,推动非遗bsports必一运动在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 郭妍
推荐阅读
春茶吐绿党旗红 校地共建谱新篇


发布于2025-03-27 23:14:24

抓产业 增动能 守牢实体经济根基


发布于2025-03-27 05:4bsports必一运动2:29

热点图片